登录
  • 欢迎访问iThenticate中文网站,在这您可查阅相关文章以及免帐号检测您的论文哦!

SCI投稿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期刊投稿 ithenticate 1546次浏览

一份SCI稿件从投稿到发表见刊所需要的时间会根据期刊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这个漫长的过程如果需要走上三四回的话,就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想要缩短投稿见刊的时间,想要提高稿件的见刊率,那么我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期刊入手。

在论文投稿前,医学工作者需要从期刊出发,认真阅读期刊投稿须知。阅读投稿须知时需关注以下几点。

1、读刊头,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作者可据此计算出论文出版时滞(发表周期)。

6、注意广告数量,以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刊登广告的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其次,从自身稿件入手。

英文期刊投稿需要有投稿信,投稿信是论文投递的重要组成部分。投稿信是作者给编辑的第一印象,论文作者需写好投稿信。写好投稿信需要从自身出发,严格按照要求写作。投稿信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直接复制摘要

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没什么比连续看两次摘要更令人厌烦的了。在投稿信中复制摘要,只能说明你实在没兴趣花时间阐述这项研究的优点。与摘要相比,投稿信能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述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与编辑们建立良好关系的好机会。

2、简明扼要很重要

要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只有一个次机会。长而费解的语句只会让编辑们对论文的正文望而却步。精心加工投稿信中的语句,尽量用不超过两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工作及其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3、投稿信需要仔细校对

论文作者对投稿信一定要仔细核对,编辑们收到的投稿信常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连期刊名称和主编都能搞错,这些都是致命性的错误,影响编辑对论文的印象分。因此,作者一定要确保投稿信词句正确和信息准确,这些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步骤。

4、怎样推荐审稿人

你可以在相关领域推荐几个有资格进行评审的审稿人。当然,请不要推荐和你关系很近的人,比如家庭成员、研究生导师、和你的共同作者。这样做会被编辑们发现,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你能推荐出合适的审稿人那当然好,如果不能,那还不如啥也别说(只要期刊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5、能够排除某些审稿人

如果有需要,你应该列出那些可能存在偏见的研究者,提议不让他们来审稿。这种建议很正常,对编辑们也很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以事实为基础写出简短的排除理由,比如竞争性研究、潜在的利益冲突或者意见分歧等等,但不要将个人纠纷作为理由。

6、让论文自己证明自己

有些作者喜欢在投稿信中写,“我们之前的文章被高度引用”或者“我们之前的文章在第一年就得到了50次引用”。这样的语句显得你认为期刊只关心引用次数,但审稿其实并不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让你的文章自己证明自己吧,编辑们更欣赏这样。

投稿信是论文投递的关键一步,一封好投稿信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与做实验和写论文所花的时间和精力相比,精心准备一封投稿信并不算是难事。

第三,从推荐的审稿人入手。

一般情况下,推荐审稿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

作者应优先选择投稿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作者。选择和你的研究内容最直接相关的文章作者,或者多次出现的作者名作为候选。推荐审稿人可以是研究的同一疾病领域,也可以是不同疾病的同一研究方向,还可以是应用了相同的方法学,从而满足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投稿论文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找到3名推荐审稿人应该不难。

其次,通过数据库或者google scholar寻找到新发表的相关论文作者。这些论文可能在刚刚开始研究时检索遗漏的文章、或者是在你研究及论文写作期间刚刚发表的最新论文。

第三,投稿期刊中发表的相关文章作者。进入准备投稿的期刊网页,输入投稿论文关键词,寻找在该期刊内发表过的相关文章。

第四,在学术会议中交流过的学者。如果你投稿的论文在之前参加过学术会议并做了交流,则会议期间交流过的本领域方面的专家是非常重要的推荐审稿人。无论是对方来讨论你的报告,还是你在观摩别人的研究成果后,和对方讨论了双方的相关研究,都给别人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这个场合下结识的学者不仅仅会成为你文章的审稿人员,还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合作伙伴。

对于审稿人的推荐,我们要避免不规范的推荐。部分作者只把推荐审稿人当成投稿的一个附加过程而草率对待;部分作者只推荐熟人做审稿人,尽管熟人也不一定都徇私情,但是将私人关系带到同行评审中来,还是非常有可能对评审公正性造成损害的;还有作者为了显示对论文的信心,推荐研究领域的“大牛”审稿,事实上,如果杂志的档次不够高,“大牛”未必愿意接受审稿,这种推荐也就失去了意义。


本站的文章和资源来自互联网或者站长的原创,按照 CC BY -NC -SA 3.0 CN协议发布和共享,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应遵循相同协议。如果有侵犯版权的资源请尽快联系站长,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有争议的资源。
喜欢 (0)
[turnitinhk@sina.com]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