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两个国际期刊的主编和五家期刊的编委,40多家期刊的审稿人。从我审过的N多篇论文和自己答复审稿者的意见来看,我觉得审稿人提出苛刻意见,甚至拒绝某些论文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论文确实存在很多缺点,虽然这对作者们来说很难接受。我在阅读审稿者对我们自己的文章提出的意见时,常常“有种要跳楼的冲动”,确实很多审稿者非常苛刻。实际上在学术界也存在“种族歧视”,一些审稿者对来自中国的稿件带有偏见,常常带有怀疑和不信任的看法,因此评审意见更加苛刻,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评论。
在这些情况下,如何让那些苛刻的审稿者们接受我们的答复,而“愉快地”接受我们的稿件呢?
八点基本原则
1、在文章中是否敢说或能说这句话或类似的话:“To our best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that…..”;
2、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英语习惯?
3、保持逻辑性、逻辑性、逻辑性(重要的话说三遍);
4、保证文章版面整齐、美观;
5、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
6、充分分析和挖掘数据;
7、尽量选择近期引文,而且挑选潜在审稿者的论文;
8、最为重要一点: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不要反驳、采用不满甚至威胁的语言。
下面我针对以上几点逐条进行详细地解释和说明:
- 如果你的答复是YES,那么恭喜你,基本上这篇文章能够发>3分或4分的杂志上了。
- 一定要说出来,最好放在Introduction里,和/或Discussion第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做科研、发表文章,最为重要的就是novelty, 如果没有新颖性的话,想说服审稿者接受你的稿件,就很难了。但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除了那些极少数的人自以为他/她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国际上独创的。一般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发表在自己领域的杂志上,也许偶尔还会有几个真正独特和令人惊异的结果发表以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那么如何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又能体现出自己文章的novelty呢?
首先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充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际上在本领域中最新进展,甚至能够知道国际上有哪些研究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在Introduction中要引用出来,列举别人的报道结果,然后再找出自己的研究是如何与前人报道不一样的地方,找出novelty来。
举个例子,我常常在《临床科研设计和SCI论文写作方法》培训班的讲座中开玩笑地提到一点:争取做人的研究而少做动物研究,因为美国和中国动物实验中的动物是“同族”,比如大鼠都是一类(Sprague-Dawley或Wistar 等)。而我们做人的研究,至少人种不同,外国科学家在白人和黑人身上发现的结果,哪怕我们又在汉族人群中得到重复,这也是一种novelty。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很多文章的题目中有这样的词: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就是强调这一点。
再比如,我们知道,精神分裂症中吸烟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文章中就是强调了我们的研究是the first study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即使设计一样,结果类似,但文章还是发表在4分多的杂志上。那又有人会问到:“如果已经有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报道了,是不是审稿者就不接受、就发表不了文章呢?” 我的回答是:“还能发表,关键是如何说服审稿者接受”,也就是说,如何能找出novelty,向审稿者展现我们的文章还是有新颖性的地方。
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精神分裂症伴发自杀的研究好多年了,有很多的调查报道,而且在我们投稿前已经有三篇来自中国的报道了,那么我们是如何说服审稿者的呢?
- 首先,我们在Introduction中罗列出这三篇来自中国汉族人群的报道结果,发现他们都是来自outpatient和community,而我们的病人来源于inpatient;
- 其次,这三篇文章报道的精神分裂症伴发自杀率差异很大,有30%多、20%多和百分之几,说明什么情况?说明结果不一致,需要新的调查来验证。
- 再次,这三篇文章是调查自杀的相关人口学,但缺少临床症状,而我们的病人检测了PANSS,所以这三点都是新的。因此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IF=4.5)上。 [Prevalence,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suicide attempts in Chinese medicated chronic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2013; 47(10):1370-1375]。
2、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英语习惯?
如何书写纯正的英语文章,是让我们中国学者们很头疼的事,大部分的中国作者都感到很难写出好的英语语句,再加上语法、语态、习惯用语和从句等的要求,确实是很难,没办法,谁让英语不是母语呢?要是有一天中国强大了,汉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了,那该多好呀!等我们孙子辈那一代会实现!中国加油!
难道语言障碍就不能逾越了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中国学者教授们发表了很多好的SCI文章? 看来写英语文章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有很多技巧的。确实如此,我的一个绝窍就是我在《临床科研设计和SCI论文写作方法》培训班的课堂上反复强调的:“模仿、模仿、再模仿”。常言说的好:“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正如我说的“英语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抄’出来的”,当然这个“抄”是加双引号的,这个抄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语句,而是模仿和改写(说明:现在很多杂志、而且是越来越多的杂志正在使用自检软件,文章投稿后,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先去用软件检查,看看是否有抄袭的语句?如果有的话,达到一定的比例,就直接就给拒稿了)。
我们都知道,与汉语语句相比,英语语句很复杂、变化很多,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汉语只能这么表述了,但英语的表述方法有很多种,这对我们来说是难点,同时也是可利用点。那么当我们要描述这句话时,就可以从几篇文章里找出来,copy到Word里,比如找出至少3句话来,再对这三句话进行揉合,就变成自己的语句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保证语句的结构、尤其那些带有从句的语句,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纯正的英语。我发表了这么多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又把我的绝招告诉给大家了!
切忌的一点是:不要从汉语直接翻译成英语,我们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可能写出纯正、标准的英语句子出来,我已经看了太多来自国内稿件中的“中国式英语”,就是这么硬翻译而来。当我看到这些“中国式英语”时,就感到生气,“简直是糟蹋英语嘛”,那么可想而知,老外审稿者看到这样的文章,还不火冒三丈?在此摘录两句审稿人在审稿时关于写作水平的意见::-)
- The writing are so bad that I had to leave work and go home early and then spend time to wonder what life is about.(写作水平是如此的糟糕,使我不得不提前下班,早点儿回家,然后开始怀疑人生)
- The biggest problem with this manuscript, which has nearly sucked the will to live out of me, is the terrible writing style.(这篇稿件最大的问题是可怕的写作风格,简直摧残了我继续活下去的意志)
我们知道,国内现在有很多翻译公司,很多教授们花钱请公司修订和润色,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很大的问题是:公司只能对语言进行修饰,但改变不了内容,因为不了解我们精神医学专业,而且花费很贵。最好的方式是请国外的同行教授给予修稿,可以邀请他们做共同作者,当然因为国外教授们都很忙,邀请他们不易,这也是我一直在鼓励各单位多邀请老外教授们来中国访问,一方面可以寻找合作机会,另一方面他们还是潜在的审稿人,尤其是好的“修稿人”。
3、保持逻辑性、逻辑性、逻辑性
重要的话说三遍,保持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写文章过程中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从前言、甚至从题目开始,就想到要前后保持逻辑性,先保证一个大的逻辑性,即保持文章的一条主线,然后具体到每个部分中,包括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每一段中再保持各自小的逻辑性。不能保持逻辑性,读起来会很乱,常常不知道作者想表述什么,中心思想在哪里,这些是很多文章的通病。文章不是单纯的语句堆砌,前后一定要有内在的联系、保持一致性,这一点很重要。
一个好方法是:先写下一个提纲来,比如Introduction第一段、第二段……第N段要写什么,Methods中如何展现采用的方法和检测,尤其是Statistical analysis采用哪些统计方法,Results中哪部分结果在前,哪部分结果在后,Discussion中可以围绕本文的结果加小标题,同时第一段、第二段……第N段要讨论什么等,保证大的逻辑性,然后到每个段落里,也可以列出小的提纲,写下准备表述什么,这样先把整个文章的框架结构搭建排列好,再去写英语语句,就能保持逻辑性了。这是很好的方法,大家下次写文章时可以尝试。
未完待续……
下一篇文章《如何说服审稿人?》(下)将从:
4. 保证文章版面排列整齐、美观性;
5. 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
6. 充分分析和挖掘数据;
7. 尽量选择近期引文,而且挑选潜在审稿者的论文;
8. 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不要反驳、采用不满甚至威胁的语言。
等五个方面,继续详细解释和说明在投稿SCI论文时,如何说服审稿人。
注:本文是由张向阳教授总结自《临床科研设计和SCI论文写作方法》培训班上的讲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