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欢迎访问iThenticate中文网站,在这您可查阅相关文章以及免帐号检测您的论文哦!

准备SCI论文过程中,如何提高英文水平?

论文写作 ithenticate 3924次浏览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科研过程中令不少人很头痛的英文语言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学术英文水平的一些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从小接受中文教育长大的我们,是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我们丝毫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英文不好而苦恼或自卑,就跟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很少中文听说读写俱佳一个道理。因为工作中有需要使用英文,我们努力去学习即可。笔者在美国工作学习的时候,印象中没有遇到过美国人嘲笑外国人英语不好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知道作为母语为非英语的人士,英文很少能达到母语的熟练程度。就跟我们不会嘲笑外国人中文不好一个道理。反而,笔者在香港工作学习的时候,倒是遇到过个别人笑话内地学生英文不好的情况。其实这些笑话别人的人,英文和科研水平也并不一定特别的好,而且他们缺乏做人做事做科研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谦卑

第二,科研过程中,学习和提高英文,是一个lifelong challenge,可以说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笔者从读博士阶段,英语就开始作为工作语言,迄今发表过200多篇的英文论文,平时发表论文、为期刊审稿、会议的发言或主持,基本是使用英文,但只敢说自己的英文水平很勉强,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笔者曾和发表过几百篇SCI论文的多位华人朋友们聊天谈到语言的时候,大家的感受基本也差不多,没人敢说自己的英文和英美同行们一样好。所以,既然英文是全球的学术语言,而我们的母语又不是英文,我们就要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个道理。

第三,刚开始准备英文论文的时候,特别是新手,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写。其实并不难,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去写,而且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英文论文,特别是题目和设计与自己的课题很相似的论文,读多了自然就会心中有数,知道怎么去分析数据、怎么去写。而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其实应该是在课题开始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进行了,而不是到了该写论文的时候才进行的。具体读多少论文才可以,各个学科甚至各个人之间都不一样。笔者天资比较愚钝,十年前写第一篇英文论文的时候,精读了大概50篇论文后,才勉强有了“下笔如有神”的程度,但是苦哈哈写出来的初稿仍被老板修改的满篇红色track changes,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面随着实战经验的提高,学术英文的功力也会提高,写第50篇、第100篇、第150篇、第200篇的时候,视野和功力,和前面比都会有明显上升。就和小孩子咿呀学语一个道理,需要不断积累、积累、再积累。通过多阅读多模仿,起码要做到初稿让老师或语言编辑能看懂的程度,否则会让人有读不懂、一头雾水、很恼火、甚至想扔进垃圾桶的感觉。笔者早年曾有接到学生写的初稿后怎么也看不懂,最后不得不自己阅读文献后重新去写的经历。这样的话,只能说学生在准备初稿的时候,努力不够、用心不够了。

第四,在做到论文里面的技术性环节,例如课题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论文的所有必备成分都没问题的情况下,完成了可以让别人看得懂的初稿后,可以找自己的导师(如果学术英语足够好的话)、国外的同行、或者语言编辑来修改润色语言。其实这个过程,是绝大多数英文为非母语的研究者都要使用的一个过程。许多新加坡和香港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的教授,一样会这样,否则经常也会被编辑或reviewers批评语言需要修改。一个提醒是,目前语言编辑方面的骗子公司很多,笔者经常收到这类的垃圾邮件。许多SCI期刊官网都有推荐正规的欧美的语言编辑公司,建议大家使用这些正规的国外公司的服务。至于价格,印象中Abstract+main text(摘要+正文)的字数,每个字0.5-1元人民币范围内。例如摘要和正文的字数是5000字的话,一般正常的价格应该是2500-3500元上下,最多不应该超过5000元,否则不论服务质量怎么样,都有骗钱的嫌疑。

第五,一个提醒,笔者碰到过不少国内的学生甚至是教授,准备英文论文的时候,先准备中文的初稿,然后试图再翻译成英文。这个做法是要不得的,因为中、英文论文除了语言不同之外,整体论文的思路、侧重点、对论文各部分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精神科中文期刊里面许多临床研究的论文,数据统计分析部分,或者分析的不到位,或者所用的统计方法根本就是错的,甚至不少选出来的年度优秀论文也是这样。所以笔者强烈建议,如果希望发表SCI论文,从一开始,就要多读和模仿英文论文,而不是中文论文。因为我们准备SCI论文的时候,是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成果,这个时候,就要按照国际舞台的习惯和规矩来办事,否则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头碰南墙、铩羽而归。

但切记,是模仿,绝不要整句抄袭,甚至和自己过去论文一样也不可以。目前越来越多期刊使用iThenticate查重软件,被发现抄袭后后果严重。

最后一如既往的强调,以上只是笔者和所在团队十年来在精神科临床科研中的一些实战经验、体会和教训,仅供大家参考。相信每个领域、每个团队的经验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本文有不对或者偏颇之处,万望海涵。相信每个同学和同道,在经过用心地去努力后,功力都会逐渐的提高。

本站的文章和资源来自互联网或者站长的原创,按照 CC BY -NC -SA 3.0 CN协议发布和共享,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应遵循相同协议。如果有侵犯版权的资源请尽快联系站长,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有争议的资源。
喜欢 (1)
[turnitinhk@sina.com]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