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欢迎访问iThenticate中文网站,在这您可查阅相关文章以及免帐号检测您的论文哦!

临床类SCI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经验

期刊投稿 ithenticate 5349次浏览

通过阅读前辈的经验贴,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对我的选择杂志、投稿及修稿帮助都极大。只因从去年8月份着手准备SCI文章,到今年1篇临床类文章成功接收,一篇小修,一篇大修,均已修回,于是非常感谢。

刚开始酝酿idea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而且我是老板的第一个博士,没有师兄师姐指导,只有自己探索。我老板没有基础研究,没有课题支持,但是他有个特点,手术做的很好,许多手术都有高质量的录像资料,另外,他对手术的悟性很高,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例如传统多孔腹腔镜改为单孔腹腔镜,他通过四五台手术就基本适应了高难度的操作)他能很快适应并进入状态,这跟他多年的手术例数的积累有关。于是,我决定写写临床方面的文章。

我的第一篇SCI论文是一个病种手术经验的总结。因为临床方面的文章和基础文章一样,其实也需要数据支持,而常规病种的手术量非常大,随访也相对较难,并且常规手术要想写出新意也非常不容易。于是我把范围缩小到罕见病例。

实际上,我们医院或者我们科室,基础的科研做的不多,但是我们医院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平台,即病人非常多(我们科室平均每天手术量在10以上)。所以,很多罕见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的病例数相对较多,也变得不在那么罕见。瞄准这个方向后,我开始查阅文献,发现有一种罕见疾病(实际上并不是很罕见,只是相对较少而已)只有外国人报道过,最多的病例数10多例,而我查阅我们医院近8年对该病的诊治情况后,发现大约50例左右,当然有一部分最终没有接受手术治疗,而是选择了随访(因该病种手术难度及风险均很大,充分考虑其性价比后选择随访)。

因此我开始着手写我们医院关于该病种手术处理的一些经验,想发篇临床回顾性文章。罕见病正因为罕见,所以临床资料的收集相对容易。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悟颇多。平时管病人的时候觉得联系方式可有可无,现在才知道多么珍贵,有好几例都是因为联系不上,最终排除出去。

另外,详细的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和病程记录也非常重要,对临床资料的完善帮助极大。这篇文章3月初成文,投到一个泌尿外科中等级别的杂志,一个月后给了审稿意见,大修,三个审稿人对文章还是很有兴趣的,其中第一个审稿人提的问题最多,除了提出语言方面的修改外,还要求增加手术前后的影像资料,以支持结论,另外要求做一个手术入路的review,以说明我们选择的这种手术入路的优点。

另外两个审稿人基本上没有很多问题,只是问了些该病种在手术处理方面的一些常规问题,感觉老师考学生一样,通过阅读文献,很好回答。20多天后大修完成,投出去后7天就给了答复(该杂志二审不通过审稿人,问过一些同事也得到验证),小修,要求修改语言。

我老板介绍了一个同学,现在在美国耶鲁大学,叫我请他修改,(与此同时,我把文章也发给了我一个在美国做实验的同学帮忙修改),我把文章发过去后,几天没有回复,就催了这位教授。他实际上非常忙,主持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但是他还是坚持把全文通读了一遍,然后提了两个原则性的建议:

1、 句首不要用阿拉伯数字

2、 尽量少用长句,其中一两个长句他示范性的帮我修改成短句,然后标注了很多长句,叫我自己修改。

我根据他的这个标准以及我的那个同学反馈给我的修改结果,做了认真修改。最后再次返回给那位教授,他回答很简单:看上去比第一次的好多了。于是我再次投稿:三天后顺利接收。

我的第二篇SCI还是临床方面的。前面我说到,我的老板对手术很有悟性,许多手术细节他针对自己的习惯和经验都做了技术上的改良,于是我根据这些不经意的改良大量查阅文献,发现其中一种改良的手术技术国外存在争议,于是下定决心写这个idea。这篇文章其实在今年1月份就成文,连续投了三个本专业方面的杂志,均惨遭拒绝,审稿人对该方法的改进褒贬不一,有的赞同,有的反对,甚至有的审稿人只有一句话:This is not a novel technique nor is it newsworthy。打击很大,后改投一个综合期刊,1个半月后给了审稿意见,大修,认真修改,半个月后投出,二审结果小修,需要修改语言,目前修改稿已投出。

第三篇文章也是关于手术技术改进方面的,经历了很多杂志,最后投到一个与该主题有交叉的一个专业杂志,目前已大修修回,但是已经过了2个月了,前几天催了一次,没有回音,不晓得结果如何。

在这三篇文章的写作和投稿过程中,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各位战友分享:

1 、首先临床资料的收集,尽量做到全面。关于手术的文章,有高质量的手术图片最好,如果没有,可以尝试自己画图,比如手术体位的图片。另外,影像资料要清楚,要有代表性,我第一篇文章的术前术后的影像资料逐一电话联系了三四个病人(随访时没有保存资料,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个病种是可以写文章的),力求最漂亮的影像资料出现在文章里。相机翻拍的图片效果往往不理想。

我选择好一个病人的影像资料后,第一次是用相机拍照的,但是效果不好,当时我嫌麻烦,想随便蒙混过关,但一个同学告诉我还是要认真对待,尽量完美。术前的CT是外院的,术后的CT是本院的,于是再次找老板帮忙,打通各关节,到外院和本院电脑系统里拷贝了高质量的CT片。

2 、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实际上罕见病的文献不多,容易读全。通过阅读国外的文献,将大大有益于自己手术操作步骤方面的表达,同时也了解了国外对某些细节的处理和观点,不同的观点还可以argue一下,从而成为自己文章的亮点。

3 、美国的杂志对语言要求较低,欧洲的较高。我英语较差,于是首选美国的杂志。通过投稿,我发现,初审对语言的要求不是一个决定是否据高的因素,往往会给你修改的机会(我两篇文章均是这样)。但有一个前提,你初次的manuscript 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审稿人知道你在说什么,要表达什么观点,就好像一个初中生说话一样,要把事情说清楚。我觉得文章的idea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另外,语言上应避免长句,尽量用短句,加以适当的副词或短语,使得文章层次很清楚。修改语言时尽量发挥自己的人际关系,多找些人修改,可以找到很多自己平时不注意的错误。

4 、要对自己本专业的杂志有个大概的了解,有些杂志是倾向临床,有些是偏基础的。杂志的选择也要有变通。可能一些专业杂志认为文章没有多大价值,但是却能在综合期刊找到突破。我现在手上有篇文章是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存在交叉的,在投本专业杂志屡屡受挫后,改投别的杂志,情况有所转变,大修。另外,一些杂志已发表了与你文章内容相近的文章,投稿时尽量避免,不然会打折扣。

5、 其实国内很多教授不善于写文章或做基础科研,但是手术却做的很好,据我所知,我所读的医院就有很多这样的教授。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需要去发现,去总结,还是有东西可写的。临床或手术过程中很多技术上的改进,也许在国内的牛刊看来不算什么,但是一点即成文,只要你能把这种改进写成文章,还是有发表价值的。

6 、临床类型的文章还是比较适合具有一定临床操作经验或者一定年资的医生写,因为不同年资的人可能对手术的理解不同。经验丰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或发表的观点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7 、大修的文章,如果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好好改,一般都能接受,因为临床的文章一般不存在补实验的情况,一审要么觉得行,要么觉得没新意,大修往往是对文章的结构,语言作修改调整;或者补充必要的手术图片、影像资料等;或者作者对审稿人关心的文章某一细节标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临床类得文章认真地大修后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存在小问题,肯定还会给机会小修。

实际上,我英文不好,时间上也不充裕,博士一学年上半期在临床,下半期当老总。但是通过我的努力,大量阅读文献,总结一些属于自己的SCI语句,并熟练运用。比如,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国外某某报道***,认为***优点,however,他的有什么缺点。In contrast 我们的如何***,具有***优点。这些都是自己的模式,写多就能熟练掌握。

目前几乎所有期刊都会对来稿进行论文查重,据了解英文投稿目前有95%以上的期刊是使用iThenticate检测来稿,投稿前检测请认准iThenticate中文网站:http://www.ithenticate.com.cn/,安全可靠,投稿无忧!


本站的文章和资源来自互联网或者站长的原创,按照 CC BY -NC -SA 3.0 CN协议发布和共享,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应遵循相同协议。如果有侵犯版权的资源请尽快联系站长,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有争议的资源。
喜欢 (5)
[turnitinhk@sina.com]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