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
毋庸置疑,影响因子已经对我国的科技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形成了许多套错综复杂的基于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比如影响因子分区,top期刊目录等,有用来评价一个科研单位的,还有用来评价单个科研工作者的,还有用来制定研究生毕业规则的,评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人才项目的。要想吐槽这些评价的不合理性,恐怕三天三夜都吐不完.但笔者一直认为,造成诸多不合理的,不是影响因子本身,而是大家对影响因子的错误使用甚至滥用。笔者最近与圈内一些朋友有诸多探讨,对以下几点颇有感觉,随手写来与大家分享讨论。
“影响因子是用评价期刊的,用来评价科研工作者不合适"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论断,期刊影响因子不是个人影响因子(也许学者H指数更能评价单个科研工作者),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文章,不代表会被广泛引用,哪怕是从概率意义上来讲:发表在前10%期刊上的文章被引次数能进前10%这个论断,其置信度绝对是低得可怜。影响因子的创始人Garfield于2009年来中国时,亲自对“利用SCI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科研”等问题作出回应:“首先大家要意识到一点,尽管一篇文章发表在很好的期刊上,比如《自然》或是《科学》,但它可能永远没被人引用过,而这些期刊上很多一般的文章也只被引用过几次,而只有少数文章引用是特别多的。所以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每个人的科研表现和科研能力,包括他个人的评估,奖金也好,赞助也罢,都是不合理的。”然而为什么这种连影响因子创始人都不认同的评价方式会被科研管理部门广泛采用呢,原因应该就在下一句话中:
“影响因子提供了一种让外行管理内行的简单方法"
科研评价是复杂的,影响因子使得管理人员可以用比较"数字大小"的方式来给被评价对象排序,实在是太容易上手了,于是渐渐就形成了目前的评价方式:学生物的人和学数学的人比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纯数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才3分多,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益唐发表过的那个期刊),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生毕业,需要累计发3分以上的SCI论文等等。这些现象本质上是管理机构的懒政,精细化的管理需要费时费力费脑筋,或者我们还太高估了一些科研管理者的水平,影响因子可能已经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极限了。不信,你问问周围管科研的人,有多少能说出影响因子的准确定义?
“学科归一化影响因子,或许是一个比较靠谱的评价方式"
这个概念也早就被做文献计量的学者提出来了,可能是理解上有些费解吧,没看到什么科研管理机构在用,但笔者认为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思路,所谓的"归一",英文应该翻译成Normalize,理工科的人应该都知道指除以一个平均值。大致来说,在细化到至少二级学科以下后,先获得所有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于是学科内某期刊的绝对影响因子除上这个学科平均值即得该期刊的"归一化影响因子"。按这种方式,不同学科的期刊及科研人员做比较时,或许会更加公正。对于不同学科学者发表文章数量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归一化来实现,按这种方法评价学者时,相当于在比较两个人在各自领域的相对地位,从而修正了因学科差异而对评价带来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