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张向阳老师厚托,让我来给“海外华人精神医学学会”的朋友们写一些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论文写作的心得。一开始我是犹豫的,因为学会里人才济济,既有许多资深的前辈,也有非常优秀的同期。但是,后来我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写一些东西。首先,因为我在国外挣扎着读博,然后到博后也有些年头了,我认为我有责任分享一些心得,哪怕是不太成功或者成熟的经验教训,让和几年前的我类似的朋友们少走一些弯路。其次,我发现有些写作的经验和心得,在你习以为常以后,反而觉得不知从何说起了,所以我来趁热打打铁,希望对国内的年轻朋友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前辈和朋友们多多交流、不吝指正。
题目虽然是针对精神科学的SCI文章发表,但我的这些心得可能也适用于其他科学论文以及学术上的书面交流。
不要假设太多!不要假设太多!不要假设太多!
开篇咱们先来聊聊,关于科学写作,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假设太多!”具体来说:
。不要假设读者能读懂你的潜台词;
。不要假设他们能轻松读懂长句子;
。不要假设不清楚的概念可以含糊带过;
。不要假设审稿人会忽视你自己都已经发现的问题;
。不要假设读者会按顺序读你的文章或记得之前段落的内容;
。等等……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由于汉语的博大精深,我们习惯了各种前后文的指代,于是经常假设读者也能读懂其中的潜台词或者指代对象。极端一点,比如生活中我们会听到:“你去那哪儿把那啥拿回来”或者“这是因为它产生了那样的作用”。也许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那哪”,“那样”都有明确的指代对象,但是在科学写作中,这些词往往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指代不明可能是我们国内学者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提醒自己克服的问题之一。其实,后来我发现其他国家的同行写作时也常有“指代不明”的问题。在科学写作中,我们往往会在同一个段落甚至同一个句子中,谈及多个因素。当我们跨段落和句子使用this,that,it的时候,这些词往往具体指的内容是不明确的(指代同一个句子里的从句是个例外)。试想,一个外国人如果不知道运动员秦凯向何姿在奥运会上求婚的新闻,也不知道He也代表姓“何”,读到如下句子会如何理解么?“He proposed to He. He said yes.”当我们使用这些词作为指代内容载体的时候,往往假设读者如我们一样清楚因素间内在的关系,可我们写作的目的恰恰就是说清楚这个关系,所以这些模糊的指代词一定要少用慎用。
我曾经喜欢用很长句子,后来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如此。长句子有时的确让文章显得更紧凑,但有时候也会导致误解,尤其是在几个从句同时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不如把一个超长的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子。我觉得科学沟通有一个宗旨,就是用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语言说明白你要说的内容。这意味着我们永远要想着给读者“减负”,不要用繁复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来说本来可以由简单的句子和词语就能说明白的话。
再说说“突然袭击”,这个是我博士导师(Ennio Mingolla)的原创。他在改我以前的一篇文章的时候,指着一句话说:“这句话给我的感觉,就像在电影里,森林上方突然出现直升机,不由分说的开始对我军扫射。”而我文章里的那句话,用中文说,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当时以为文章里前面的段落会让读者觉得那句话是自然的,但这个假设是错误的,就连我自己再读一遍,都觉得那个句子有点突兀。所以“直升机突然袭击”这个例子我到现在都记得,我用来指各种突然出现,却毫无根据的词语和句子。这个根据,我们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要假设读者”会意“我们字里行间的信息。
“突然袭击”很常见,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读数学教材的时候,看到“显然可证”却不觉得显然,会感到气愤。同理,在科学写作中,我们不应该假设有些词句的突然出现,会让读者理解,这包括一些我们认为约定俗成的缩写。所有我们叙述的东西,应该在文章前面有过明确的定义,并有逻辑通路把前后的内容连接起来。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一般会在写的时候提醒自己,要耐心的平铺直叙,不要着急跳跃。接下来,我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装作一个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的科学青年来重新读文章,找到“突袭状况”和逻辑不连续的地方。最后,在反复阅读,当我自己很难再发现自己写的东西里面的问题的时候,发给co-author或者信赖的朋友再看一遍。
这是我关于“不要假设太多”总结的几点认识,供读者参考。(未完待续……)。